大学生实习报告

时间:2024-02-20 07:32:07
【荐】大学生实习报告

【荐】大学生实习报告

在当下社会,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实习报告1

一、实习单位和岗位介绍

大四上学期,我迎来了最后一门课——毕业实习。这个实习安排在开学后六周。其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把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司法实践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法律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这次在攸县人民法院实习。游仙县人民法院是一个基层法院,设有三个民事审判庭、两个刑事审判庭、一个行政审判庭和六个调度审判庭(分别为西黄村镇调度审判庭、南石门镇调度审判庭、将军陵园镇调度审判庭、罗路镇调度审判庭、东王镇调度审判庭、黄寺镇调度审判庭),还有立案庭、高审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局等。我被分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审判庭,主要负责审理合同纠纷,然后去了一段时间的执行局。我在这里的工作主要是整理档案,参加庭审,练习写判决书,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去当事人住处调查几次。

二、实习过程概述

去实习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实习能不能学到东西,不是靠老师和评委,而是靠你自己。只有用一双求知的眼睛观察探索,才能学到东西。而且老师一再强调实习的重要性,特别要求我们认真对待实习。

实习第一天,确认实习岗位后,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审判庭报到。人民法院开庭,我就坐在旁听席上听。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合同纠纷案件,审判程序进行得非常快。双方拒绝调解后,法院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最后陈述,法官宣布会后传合议庭及判决书,庭审结束。下午被安排去法院整理档案。

从第二天开始,我每天8点15分左右赶到法院,先把法院的卫生打扫干净。我们法院基本上每天早上都开庭。没有开庭,没有具体工作的时候,我会去其他法院。中午11点40分,我结束工作,去吃饭了。下午开庭次数很少,下午只继续开庭一次,因为上午审判没有结束。另外,大部分工作是整理文件(主要是整理、绑定、注册)。庭长还安排我练习写判决书,让我每隔三天在审判结束后写一份判决书,然后提交庭长修改。除了出去调查和收集证据或向高管送达传票和执行令,在执行委员会度过的日子也是为了整理文件。

三、实习的主要情况和经验

实习期间,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整理文件。

实习期间,他帮助法官和书记员整理了几份档案。这些审结的案件中有很多典型案例,涉及到事实认定、证据采纳、责任划分等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阅读卷宗和咨询书记员,我对合同纠纷案件从立案到结案的程序以及各种立案文书的分类有了详细的了解。

2、听听案情。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法律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此外,仲裁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构较少,导致第一人民法院的案件数量相对较多,且逐年增加。对我来说,有足够多的案子要处理是件好事。在模拟审判中,我以前在学校参加刑事案件,刑事案件非常注重程序,庭审也很严肃。但在这里,参加完民事审判,感觉审判更随意,气氛更轻松,省略了一些程序问题。通过听案,我对民事审判的特点和程序有了详细的了解,认识到民事案件审判的关键在于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与刑事案件强调国家对犯罪的强制力不同,民事案件的理想结果应该是使双方在不丧失法律尊严的情况下实现双赢。这就对法官的个人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深厚的法律知识,还需要很高的人格魅力。

3、写法律文书。

在六周的实习期间,我帮助庭长起草了七份民事判决书,在撰写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错误。判决的基本格式是第一部分、事实、理由、判决结果和最后一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然后是原陈述、原告的主张、事实和理由,然后是“被告的辩护”,其内容是被告的辩护理由和事实。然后,“经审理查明”部分描述了法院接受和驳回证据的理由以及认定的事实。之后法院思考,陈述判决理由和所依据的法律,最后写出判决结果。我写完第一份判决书后,交给了庭长,庭长对我写的判决书做了很多修改。他说:“你之前写的还可以,但是‘审后’的某些部分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措辞不严谨,语言不规范,陈述过于简单,逻辑不严谨,说服力不够。”的确。

当我写“通过审判发现”的部分时,我把它写得太笼统了。庭长说,这部分要分析案件的所有相关事实,写出采纳和驳回证据的理由,因为判决要让原告和被告双方看到,他们可能不懂法律。作为法律文书的写作者,你应该让双方当事人阅读,通过对判决认定的事实进行逻辑分析,得出与判决相同的判决,这样判决才能有说服力,才能合而为一。但我的判决只分析了原告和被告有争议的一些事实,不能让人们从我的“经审理查明”和“本院考虑”来想当然地看待我的判决。大二学的法律文书写作课程,可惜以为只是考试课程,没有认真学。现在后悔在学校没有好好学习这门课,以至于在实践中无法完成评委交给我的工作。回到学校后,我会尽量补充自己的写作知识,希望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好好完成。

4、跟随遗嘱执行人到执行标的物的地方。

一般处于执行阶段的案件执行难,有的是被执行人没有钱赔偿,即没有财产可执行;还有一种钱却依然不能顺利落实。这些遗嘱执行人大多因为熟悉法律而提前转移或隐匿财产。有一个案例,申请人知道被执行人把钱存在银行,但执行人查询后没有找到被申请人的账户,一定是把钱存在别人的账户里了。对于这种情况,如果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实施,实施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实习期间,我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于律己,虚心求教,努力学习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些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为以后真正的法律实践打下基础。

“纸上谈兵总觉得肤浅,所以从来不知道。”在短暂的`实习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知识的肤浅和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时候,我很茫然的去做一些工作,这让我觉得很难过。在学校,我一直以为自己学得很好。当我接触到现实的时候,我发现我知道的很少,需要学习的很多。然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学无止境”的真谛。

以上可能是我自己的感受,但是有一点参加实习的同学要知道:我们的法学教育和实践的要求是有一定距离的。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理论指导,但其发展和意义只能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其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实践服务。因此,我们的法律教育应该更加紧密地与实践相结合。在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时,要重视实践,增加实践的比重。

在实习期间,我发现普及法律,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推进法治建设,我国多年来开展了法制教育活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高。我参加的几个案件,当事人没有请律师,而是自己辩护,使用的法律和辩护的理由都很到位。

虽然我国的普法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此处隐藏26242个字……嘉兴一幼北京城幼儿园进行了为期八周的教育实习,在此期间,该幼儿园也重点在做区域活动的工作,为本调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三、调查内容

(一)幼儿园各年龄班区角的创设情况

1、空间利用:区角数量的适宜性;区角分隔、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区角内容的丰富性。

2、材料投放:材料提供的目的性、层次性、多功能性。

(二)教师的选材水平

1、区角活动指导方案的制订情况。

2、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过程中的材料利用度。

3、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一主题活动的相关性。

(三)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1、对幼儿规则意识发展的作用。

3、 对幼儿参加区角活动的主动性与独立性的作用。

3、 对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与合作能力的作用。

四、 调查范围和对象

调查范围:XX幼儿园。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随机选取XXXX幼儿园中的6个班(小、中、大班各2个)的区角活动。同时,还向XXXX幼儿园的多名教师进行访谈,以收集更多的消息。

五、 调查方法

观察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六、调查结果分析

(一) XX幼儿园对区域活动的要求正在提升

从与幼儿园领导们与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十分重视的占33.68%;重视的占39.58%;一般的占4.2%;不重视的占22.57%。应该说经过这个阶段的幼儿园年检和省检,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改观。

(二)XX幼儿园的教师对区域活动有不同看法

在访谈过程,出现了两种观点:第一,区域活动是“集体教学的延续”、是“分组活动”;第二,区域活动为“自由游戏活动”、“学习性活动”。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了解到:区域活动 (area activities),也叫“活动区活动”,是上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引进中国教育界的新名词。刘焱教授认为:“活动区意味着选择的可能性,意味着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决定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而兴趣、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

因此,可以看出区域活动是一个整体概念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既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兴趣性,又提出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区域活动不仅仅是幼儿感兴趣的,同时也蕴涵着学习的潜能。

(三) 各年龄段投放的材料内容无显著差异,具有随意性,无层次性。 区域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兴趣及发展,统计表明,小、中、大班材料投放方面无显著差异。87.1%的'教师能依据区角的特性投放品种较丰富的材料,以满足幼儿自主选择的需要,材料的投放较有目的性。90.8%的教师能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阶段性地调整材料,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主要问题是所投材料的层次性和多功能性比较欠缺,具体表现在小、中、大班提供的材料基本类似,没有体现年龄班特点,每个班的区角内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太多,幼儿看着眼花缭乱的材料,情绪浮躁,无目的地摆弄很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而且有些材料只适于个别操作,不利于合作行为的产生。

文献资料表明,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在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使材料“细化”,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材料投放具有灵活性,安全性。

活动区投放的材料在种类上要具有灵活性。投放充足材料的同时,还要提供一些供幼儿生成游戏用的多种材料,以便幼儿生成自己喜欢的区角或选择自己所需的材料,XXXX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百宝箱”、“神奇的袋子”,供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如当幼儿发现棋类区缺少棋子时,就从“百宝箱”、“神奇的袋子”中拿出一个瓶盖,以物代物,就会使游戏顺利进行。同时在观察中发现,98%的材料都是安全的,对幼儿无害。

(五)能够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

在投放活动区材料时,我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我们打破了以往教师是活动区创设的主角这一现象,而是采取师生共同创设活动区、共同讨论、协商活动区所需的材料,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投放材

料之前,我与幼儿一起商量科学区需要哪些东西?幼儿的回答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放大镜、万花筒、望远镜、镜子、地球仪、电池”到了第二天,幼儿纷纷从家中带来了活动区所需的材料,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六)区域活动投放的材料内容与主题活动内容较多相符合

主题活动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两种重要模式,有必要以整合的方式各尽所能,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从活动内容来看,主题活动具有多领域整合的特征,强调不同学科知识间的横向联系。而各个区域活动内容也涉及不同学科领域,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更自然,有利于教师观察和评估幼儿的发展,进而作出适宜于幼儿发展水平的教育教学决策,作为主题活动设计与组织的依据。

(七)不注重投放材料的“低结构性”

一般来说,高结构性的材料指向的操作程序更为明确,但它往往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和创意。而低结构性的材料是一些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组合并可以一物多用,可以干变万化地摆弄材料,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程序:可以当作游戏中的替代品,或者当作操作的工具,这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推进幼儿的自主建构。

例如在观察幼儿区域活动中发现的“包糖果”的活动,如果老师只为孩子们提供没剪好的糖果纸和橡皮泥,请小朋友将糖果纸一张一张剪下来,让孩子们学习分泥、搓圆或者做其他形状的糖块,再用糖纸按自己喜欢的方法把糖块包好,对孩子的发展将会更有意义。

(八)个案分析

在建构区中,幼儿正在玩导弹插塑,有的插飞机,有的插宝剑天天无意中把一个插塑套到了手指上,刚刚好,手指好像变长了,很好玩,他把五个手指分别套上了不同颜色的插塑,五个手指好像都变长了。他把手一伸一屈地展示给周围的小朋友看,小朋友们纷纷效仿。

这种情况下,插塑只是一种用来插的玩具吗?如果我们说插塑就只是一种插来插去的玩具那就错了,区域活动本身是一种幼儿学习性的活动,材料也应该是让幼儿自主玩的,幼儿自己发现插塑不仅仅是简单插一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加以引导的问:“小朋友们,导弹插塑还可以做什么呢?”

笔者通过两个多月的观察发现,只有让幼儿真正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伴随着他们的才是愉悦、兴趣,才能满足他们自我发展的需要,才是最有价值的。

《【荐】大学生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